行业新闻速递

返回首页
2025年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中国产业如何高效“催化”?
我国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
中国炼油工业版图:主要装置分布
1-己烯、1-辛烯市场调研报告
史上最全炼化工艺流程
氟化工产业链全景分析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年度报告(2024
2024年全球异构化行业概况
铂碳的制备方法及厂商
全球载体市场前17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深度分析:全球二氧化碳去除现状、行动举措及未
产能超2600万吨!近一年绿色甲醇项目最全分
我国绿醇产业大起底:规划了109个项目,超过
2024年各省市重大双碳领域项目汇总
2023年国内乙二醇生产与进出口情况
绿色甲醇与绿氨经济性分析和展望
焦炉副产品煤焦油深加工关键与产业化
国内BDO企业装置动态一览
220万吨钢焦一体化及焦炉煤气制LNG、氢能
茂金属聚α-烯烃成套工艺技术成果转化实现新突
电解水制氢经济性比较
我国CCUS产业化前景分析与建议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工业化应用
煤化工企业的“精细化转型”有哪些方向?
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前景
实现“双碳”的八大战略、七条路径和三项建议
碳排放八大行业释义
近期绿氢项目一览表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议程进展报告》
气候变化对全球和区域范围内能源系统的影响
济南:2023基于双碳背景下催化反应技术工艺
内蒙古高端氟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开工
商丘国龙在山西沃能3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上实
2022气候灾难与反思:人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发布
全国CCER交易账户正式开放申请注册
深度研究:绿氢消纳制氨和甲醇市场空间有多大?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各行业行动方案和路线图
碳中和未来三大布局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现状及未来前景
中国碳中和产业链全景图
中国“碳中和”正在掀起一场全球革命
国内最大规模焦炉气制甲醇装置投料
碳中和:失去或得到,都已经迫在眉睫
CO2移除的生物物理和公众需求视角
宁夏渝丰焦炉煤气生产9万吨LNG项目试生产成
碳中和将带来人类最重大的自我革命和颠覆
探寻下一代前沿低碳技术——腾讯“碳寻计划”启
标准锂安装碳捕集试点工厂,测试限制排放和促进


山西布局12个重点焦化园区:6个千万吨级(附名单)

来源:煤化工    日期:2017-12-09

    为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有竞争力和话语权的焦化产业基地,11月22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信委联合印发了《山西省焦化产业布局意见》。用5-10年时间,打造6个五百万吨级和6个千万吨级重点焦化产业园区。
《山西省焦化产业布局意见》初步考虑全省布局12个重点焦化园区(包括集聚区),各园区产能规模均达到500万吨以上,其中6个园区达到1000万吨以上。重点分布情况为:吕梁市3个、长治市3个、临汾市3个、晋中市2个、运城市1个,其中长治市郊区和临汾市尧都区现有焦化产能向重点园区转移。
《意见》要求,新建常规焦炉炭化室高度≥6米,焦炉生产规模≥100万吨,严禁新建热回收焦炉。全省钢铁配套焦化企业保留12家,各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改造升级投入,确保技术装备、环保要求、管理和运营水平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意见》提出,由山西省经信委研究制定依托龙头企业开展联合重组、推进园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山西省商务厅负责推进设立以重点焦化园区为主的经济开发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并依法依规强化约束,积极推进园区建设。

重点焦化产业园区布局规划表

序号

园区属地

规划产能/万吨

1

晋中市

介休市

1000以上

    灵石县 500以上

2

吕梁市

孝义市

1000以上

   

交城县

1000以上

   

汾阳市

500以上

3

运城市

河津市

1000以上

4

长治市

潞城市

1000以上

   

屯留县

500以上

   

襄垣县

500以上

5

临汾市

洪洞县

1000以上

   

襄汾县

500以上

   

安泽县

500以上

钢铁配套类焦化企业名单

序号

主体名称

产能

/万吨

焦化企业

属地

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

220

太原钢铁有限公司焦化厂

尖草坪

2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5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介休

3

山西美锦钢铁有限公司

160

山西美锦煤焦化有限公司

清徐

    90

山西美锦焦化有限公司

 

4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200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长治郊区

5

山西立恒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90

山西立恒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曲沃

     

山西寰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侯马

6

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

145

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

中阳

7

黎城新太行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0

黎城华太煤气化有限公司

黎城

     

黎城县长福煤气焦化有限公司

黎城

8

山西常平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60

山西常平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壶关

9

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

90

曲沃闽光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曲沃

总计

 

1580

   

山西省焦化产业布局意见(节选)

发展现状

(一)企业情况

我省焦化主体企业共86户,均为规模以上企业。其中,独立焦化企业70户、钢焦配套企业16户(含4户已停产企业);中央国资企业3户、地方国资企业13户,民营企业70户。

(二)产能情况

已建成焦炭产能共14487万吨。其中独立焦化产能12907万吨,钢焦配套产能1580万吨。

(三)装备水平

已建成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大机焦产能3717万吨,占比26%;炭化室高度4.3米普通机焦产能9516万吨,占比66%;热回收焦产能1254万吨,占比8%。

(四)区域分布

全省焦化企业分布在9个市(大同、朔州无焦化企业)54个县,形成孝义、河津、介休、潞城、交城、洪洞、襄汾、清徐等千万吨级和五百万吨级焦化产业集聚区。

(五)化产延伸

目前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加工三大产业链初加工能力已形成规模,精深加工涌现出费托合成油(蜡)、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己内酰胺等高端产品。

全省建成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19个,产能315万吨/年;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3个,产能2.8亿立方米/年;焦炉煤气制合成氨项目3个,产能54万吨/年。建成煤焦油深加工项目13个,产能327.5万吨/年。建成粗苯精制项目7个,产能96万吨/年。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能过剩,市场空间有限。全省焦炭产能1.45亿吨,近年来实际产量只有8000万吨左右,今年上半年只完成焦炭产量4000多万吨,产能利用率较低。焦炭下游消费主要有钢铁、铸造和化工化肥等行业,其中钢铁行业占全部消费量的85%以上。据分析,中国钢铁消费峰值出现在2014-2015年,后呈逐渐下行趋势。我省焦炭出省量长期保持在70%左右,但由于各钢铁大省纷纷建设钢铁配套焦化企业,出省焦炭需求量也呈下降趋势。近两年,我省焦炭出口虽然恢复性增长,但对全省产能利用率的提高贡献很小。

二是布局分散,化产深加工不足。全省焦化企业分布在9个市54个县,布局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独立焦化企业多,产业链条短,物流成本高。50%以上的焦炉煤气通过发电等低效方式利用,焦油、粗苯精深加工产品少,多数只作为化工原料出售。

三是环保压力加大,企业提标任务重。焦化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重,近年来,环保部门针对焦化行业出台了多项新标准和新政策,焦化企业必须采用更先进工艺实施提标改造以达到新的环保要求。

四是融资问题突出、转型难度较大。由于多年亏损,焦化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全行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8%。而且金融机构对焦化企业长期执行严格的信贷控制政策,企业融资困难。在当前全省大力深化转型综改的大背景下,焦化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焦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投资大、费用高、周期长,对企业整体运营形成较大压力。

布局规划

(一)重点园区布局

初步考虑全省布局12个重点焦化园区(包括集聚区),各园区产能规模均达到500万吨以上,其中6个园区达到1000万吨以上。重点分布情况为:吕梁市3个、长治市3个、临汾市3个、晋中市2个、运城市1个,其中长治市郊区和临汾市尧都区现有焦化产能向重点园区转移。

1.主体装备:新建常规焦炉炭化室高度≥6米,焦炉生产规模≥100万吨,严禁新建热回收焦炉。

2.化产回收和加工利用:按照焦化副产品集中加工利用原则,鼓励关联企业采取股权、供应链、技术等多种合作方式进行化产回收和集中加工利用,建成产品丰富、附加值高、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焦化园区。

3.环保要求:园区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严格执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16171-2012)中的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同时,各重点园区和项目要严格遵守规划环评和满足当地环境承载力要求。

(二)钢铁配套焦化产业布局

全省钢铁配套焦化企业保留12家,各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改造升级投入,确保技术装备、环保要求、管理和运营水平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下一步推进意见

(一)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园区建设应符合《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要求。由省经信委筛选若干个龙头企业,研究制定依托龙头企业开展联合重组、推进园区建设的实施方案,促进焦化产业转型升级;省商务厅负责推进设立以重点焦化园区为主的经济开发区。

(二)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各相关职能部门围绕焦化重点园区建设,在规划、土地、环保、水资源、金融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设立焦化产业基金,集中支持焦化重点园区项目建设。

(三)依法依规强化约束。太原、阳泉、长治、晋城、临汾、晋中“4+2”城市辖区所有焦化企业,焦炉烟囱排放均按《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特别排放限值(颗粒物15mg/m3、二氧化硫30mg/m3、氮氧化物150mg/m3)执行。抓紧制修订高于国家标准的我省焦化产业装备、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进一步研究运用环保、安全等法制手段和探索差别化信贷、价格政策等市场机制,倒逼园区外独立焦化产能和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对长期不能落实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要求的焦化企业进行关停或限产,提高我省焦化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并鼓励企业向重点园区集聚。(转自中国化工报)


广告合作,电询15910760598
中联新材网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2025 北京中联新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2区37号楼二层201室
电话&邮箱:15910760598@163.com
  京ICP备18038152号-3
中联新材网
中联新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