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产品介绍 |
 |
生产厂家: |
湖南省醴陵市协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访问次数:4 |
| 商品名称: |
甲烷化催化剂 |
商品型号: |
FJ106-Q1型 |
| 执行标准: |
|
商品分类: |
1.5.3.2 |
| 规格: |
Ф3-5×5-15(mm) |
外观: |
|
| 堆密度: |
0.6-0.8(t/m3) |
活性元素: |
|
| 一、产品简介︽ |
| 1、产品适用范围、用途
FJ106-Q1型球形甲烷化催化剂是用于合成氨或其它制氢系统,从富氢原料气中除去微量CO、CO2使之转化为惰性气体CH4,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FJ106-Q1型球形甲烷化催化剂以其独特的性能尤为适合于高压、高空速和低温运行,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型氨厂。
2、采用标准
FJ106-Q1型甲烷化催化剂,执行化工行业标准HG2509-2004。
3、技术要求
3.1 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份
物理
性质 外 观 灰黑色园球
直 径、mm 3-5(或用户要求的其它规格)
堆 密 度、kg/l 0.7-1.0
化学
组分 镍(Ni),% ≥12.0
三氧化二铝(Al2O3),% 余 量
助 剂,% ≥0.1
3.2 甲烷化反应中的主要化学反应
CO+3H2 CH4+H2O △H 0 298=-206.2KJmol-1
CO2+4H2 CH4+2H2O △H 0 298=-165.0KJmol-1
3.3 产品技术指标
指 标 名 称 指 标
活性(出口气CO2) 耐热前,V% ≤30×10-6
耐热后(500℃)V% ≤40×10-6
还原前颗粒径向抗压碎强度N/颗 ≥100
镍含量(Ni),% ≥12.0
3.4 包装方法及规格
本产品用纸桶或铁桶包装,每桶净重40kg,包装桶内应附有质量合格证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标准号、批号、净重、生产厂名等,还应注意防潮,禁止摔滚的标志。
4、使用技术
4.1 FJ106-Q1型甲烷化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正常操作温度 ℃ 250-430
最佳操作温度 ℃ 300-400
压 力 MPa ≤5.5
空 速 h-1 ≤10000
出 口CO+CO2 V% 10×10-6(10PPm)
4.2 FJ106-Q1球型甲烷化催化剂的使用要求
4.2.1 催化剂的装填
4.2.1.1 催化剂在装桶之前已过筛,在运输过程中难免出现粉尘,必须采用6-8目有筛网做成的倾斜溜槽,让它自然滚动过筛。
4.2.1.2 催化剂装填之前,必须检查炉内支撑篦子板的状况,应在炉壁上预先画好填装线。
4.2.1.3 催化剂的装填,上下部分应用耐火球填充,耐火球和催化剂层之间用不锈钢丝 网隔开。装填时自由落下的高度不应大于0.5米,装填时不应将全部催化剂从某一位置倒进容器堆成一堆后再耙平,防止小粒度和粉尘留在堆子中心,而较大粒度滚向边缘,导致气体分布不均匀。
操作人员进入甲烷化炉装填时,应带上防尘口罩,踏在铺放在催化剂上的木板上,切勿直接踩踏催化剂。
4.2.1.4 每次装填的批号、重量、容积高度与热电偶相对位置都应绘出筒图。附在装填小结中。
4.2.2 催化剂的升温还原
4.2.2.1 升温:新的催化剂可以用氮气、碱洗气等气体升温。避免用蒸气直接升温。采用氮气升温可升到200℃左右,然后切换碱洗气还原,现在大多数厂家直接采用碱洗气升温。
其升温还原进度如下
FJ106-Q1型甲烷化催化剂还原进度表
温 度 ℃ 速度℃/h 时间(hr) 累计时间(h) 备 注
室 温-280 30-50 8 8
280-400(热点) 20 6 14
400恒温(热点) 0 8 22 至微量合格
400-270 45 4 26 为满负荷50%
4.2.2.2 还原
FJ106-Q1型甲烷化催化剂的还原介质,可在循环氮气中配入纯氢或合格的二次碱洗气(CO+CO2≤0.7%)。现在小氮肥厂大都用合格碱洗气直接还原。
FJ106-Q1型甲烷化催化剂的还原开始温度可控制在250-300℃,按升温速度逐渐提温至正常还原温度400℃,(根据还原情况允许热点提到430℃)。还原过程本身不会引起催化剂床层有较大的温升,由于一般工艺气还原,当生成金属镍后便开始甲烷化反应,为此还原所用的气体CO+CO2总含量应小于1%。
随着甲烷化催化剂逐步被还原,伴有热量放出,只要还原空速>500h-1,或者为满负荷的50%,碱洗气中CO+CO2总含量小于1%就不会发生超温现象。
还原好的甲烷化催化剂应避免与空气接触,避免金属镍急剧氧化,发生超温。
4.2.3 催化剂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4.2.3.1 温度:
FJ106-Q1型甲烷化催化剂的操作温度,一般在250-400℃,温度太低其性能不能充分发挥,温度太高或长期超温会使活性逐渐衰退,刚还原好的FJ106-Q1甲烷化催化剂,若进口CO+CO2=0.5~1.0%,床层进口温度可控制在260~270℃就可满足出口CO+CO2<10-6的要求,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和经常性的超温上层催化剂渐渐失活,可逐步提高甲烷化炉进口温度,保证CO+CO2<10-6的指标。
4.2.3.2 超温
甲烷化炉超温几乎都是由于脱碳系统失调,大量CO2串入甲烷化炉而引起的,短时间内床层温度不超过450℃,对 FJ106-Q1甲烷化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若温度超过480℃以上,对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本身都产生不利影响。当甲烷化床层温度有飞升迹象时,应立即降低床层进口温度至220℃左右,并使碱洗气在甲烷化炉前部份放空,用甲烷化后的精制气或氮气吹扫床层,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可用少量的蒸汽降温,但尽可能避免或少用蒸汽,因蒸汽是弱氧化剂,降温后还需用合格的碱洗气重新还原, 方能恢复活性。
4.2.3.3 毒物
微量的砷、硫、氯都可以使催化剂严重失活。 FJ106-Q1甲烷化催化剂吸附0.1%硫和0.05%氯就能造成大部份催化剂失活。目前使用厂甲烷化催化剂的毒物主要来自于脱碳带液和硫的影响,来自氯的影响较少。现在中小型氮肥厂多采用热钾碱法和氨水脱CO2,用热钾碱法脱碳带液会由于碳酸钾溶液水份蒸发余下碳酸钾堵塞甲烷化催化剂的孔道,氨水法脱碳带液时除受碳铵分解出CO2影响外,因氨水多用于预脱硫,会把所吸收的硫和原水中的氯根带到催化剂中去。
现在有部分小氮肥厂的窑气母液与脱碳系统的母液共有,窑气母液中吸附的硫会部分解析,随脱碳气进入甲烷化炉,因此,这两个系统的母液应分开来。采用无油润滑的厂家,也应在甲烷化炉前设置油水分离器,避免进甲烷化炉的气体带油,损害催化剂。
使用表明甲烷化的活性衰退主要原因是催化剂硫中毒和长期性超温引起的。
4.2.4 催化剂的停车和卸出
4.2.4.1 催化剂的停车
4.2.4.1.1 短期停车可将进出口阀关死,维持炉温和压力,较长时间可降压、降温。然后用99.95%氮气或氢-氮气维持正压,严防空气和含二氧化碳的原料气进入炉内。
4.2.4.1.2 短期停车后开车,若床层温度在200℃以上,可直接将二次碱洗气导入炉内充压、升温、生产。若床层温度在200℃以下,必须用氮气将床层温度升到250℃以上,再导气转入正常生产。没有氮气的工厂,在200℃以下升温时,要用脱碳合格的碱洗气(其中CO%含量一定要小于0.5)加快升温速度,把温度尽快提到200℃以上,以防止羰基镍的生成,造成活性组份的流失。
4.2.4.1.3 大修停车,可按钝化步骤进行。
4.2.4.2 催化剂的钝化、卸出
4.2.4.2.1 卸出降温:系统停车卸完压后,用氮气置换到甲烷化炉出口含O2<0.3%,CO+H2<0.5%,床层温度降到150℃。
4.2.4.2.2 配氧钝化,起始配氧浓度不超过0.3%,视温度情况可适当增加,但每次递增幅度不超过0.5%,最高含氧量不超过6%,控制最高温度<400℃,分析甲烷化炉进出口气体含量基本相同床层亦无温升反有下降趋势,即告钝化结束。
4.2.4.2.3 更换催化剂时,可用蒸汽吹扫降温到200℃左右时,采用氮气和其它惰性气体将床层降到常温,打开卸料孔放入斗车中,如有发热现象可用水喷洒降温和隔离空气。
5、催化剂的运输与贮存
5.1 运输过程中要求尽量防止包装桶撞击和摔滚,以避免催化剂粉碎,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防雨设施。
5.2 运输和贮存要防止催化剂污染和受潮,以免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机械强度。
6、售后服务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是我公司的宗旨,我们成为广大用户提供周到的售前售后技术服务。
|
请您完整地填写以下项目,以便与您联系!有(*)的是必填字段。
|